汉寿法院:首个“国家宪法日”,让法律离人民群众再近一些
2014年12月4日,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
《管子》有言,“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千百年来,法制思想与法治理念,在华夏大地绵延未决。中国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就是要坚持依宪治国。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32年前的12月4日,我国宪法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等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既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亦是公民立身行事的总依据。”如果说,国家的法律体系是一座大厦,宪法就是这座法律大厦的地基。
2014年12月4日上午8时30分,汉寿县人民法院的31名法官身着制服,佩戴着神圣的法徽,聚集在七楼会议室。在党组书记、院长刘智的带领下,他们面向《宪法》庄严宣誓,共同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拉开了迎接12月4日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的序幕。
走上街头,法律就在你身边
上午9时,汉寿法院的10余名意气风发的青年法官出现在县城龙阳商业广场。他们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讲解活动,幽默通俗的语言拉近了法官与群众的距离,甚至还引发了阵阵笑声。
“原来法律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渗透在我们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啊。”一位大伯拿着法官分发的《法在身边》普法书籍和宣传资料,若有所思。
深入法庭,开展陪审员培训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龙阳商业广场的法制宣传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另一边由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刘剑波带领政工室、审管办的干警驱车前往太子庙法庭,给新上任的七名人民陪审员进行培训。
当刘智院长亲手把任命书交到陪审员手中时,他们激动不已,“在首个国家宪法日这么有意义的日子任命我们为人民陪审员,我们觉得神圣而又光荣,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在下个一个国家宪法日到来的时候,我们一定以老百姓对我们的好口碑来回馈人民的厚爱。”
随后,法官曾见国和两位经验丰富的老陪审员对一起离婚案件进行开庭审理,新晋的七名人民陪审员实地观摩旁听。
庭审观摩结束后,审管办主任陈海红和政工室负责人向阳分别从审判业务层面和庭审礼仪方面给陪审员们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培训课。
敞开大门,和法院“亲密接触”
在汉寿法院这头,院里的干警们可也一点都没闲着。法院“公众开放日”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呢。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参加汉寿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请大家跟我一起共同走进汉寿县人民法院……”,民一庭的90后小姑娘杨丹,今天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2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00位社会群众、60位中小学师生组成的庞大“法院观光团”。在杨丹的解说下,“团员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法院的立案庭,文化墙、荣誉室,文化长廊、数字化审判庭等场所。他们不时地进行着询问,民一庭的祝鸿凌法官和刑庭的凌闵江法官一直尾随其后不厌其烦的进行着解答。
“团员们”不仅了解到了汉寿法院的工作情况,看到了与时俱进的数字法院系统,还有幸进入到法庭坐了下法官椅,过了把法官瘾。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别急,好戏还在后头:刑事审判庭和民事审判第三庭各选取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刑事和民事案件于下午3时公开开庭,邀请“法院观光团”观摩庭审。审判台上诉辩双方各执己见、妙语连珠,审判台下的“观光团员”们屏息凝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某个细节。
“坐上法官椅,就会使自己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做法官的自豪与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的责任;能和庭审‘亲密接触’,打破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的神秘感,亲历法官的风采,参与矛盾纠纷的调解等,让公众‘零距离’接近法院和法官,让法律离老百姓更近,凝聚更多法治汉寿、平安汉寿建设中的正能量……”团员们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根本,宪法日也可以说是一切法律的节日。这一天我们就要多将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请进来’,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增进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官的了解,增强人民法院工作的透明度与公开度,真正做到‘敝开一扇窗,法院更阳光’。”当天活动上,汉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智感慨道。
“华山论法”,群众建议很重要
观摩完庭审后,院办公室组织部分“观光团”成员在院六楼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发放了我院工作汇报专刊和普法资料,并认真听取与会人员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一直很关注汉寿法院工作,希望法院不断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全力推进法院新审判大楼的建设,力争尽快搬到新大楼办公,方便群众诉讼。”一名代表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希望法院以后邀请我们陪审员多旁听和参与各种类型案件庭审,让我们不断提升陪审能力。”人民陪审员吉琴真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社区人民调解员,我希望法院以后多多到基层指导工作。”
……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听取了汉寿法院的工作情况通报后,就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执法办案、基础设施建设、安保工作和便民服务、诉前联调等工作,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汉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智在认真听取了与会人员的发言后表示,“群众路线是我们法院工作的‘法宝’,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都很中肯且切合实际,法院要主动延伸和前移司法服务,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开,让公众了解法院,尊重法律,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至高无上的司法权威,营造更好的司法环境。”
与时俱进,法宣需要“新媒体”
没能来到法院“观光”的群众怎么办?别担心,当天的庭审观摩活动,由该院庭审直播员全程同步进行网络直播,只要你会上网,就不会错过精彩的庭审啦。
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党组成员杨恒胜一直是个“紧跟时代脚步”的潮人,他认为法院就应该借助网络新媒体的流行元素,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拉近法官和公众的距离,让法律离百姓近一些,再近一些。早在今年年初,汉寿法院就开通了新浪官方微博。而今天汉寿法院的全部活动内容,均由办公室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在网站和微博上进行了报道;同时该院还通过设置宣传展板、电子屏幕、播放宣传片等方式,介绍宪法日的相关知识和近年来该院各方面工作情况。多管齐下,促进群众对法律的了解和对法院的理解,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国家的法治建设,参与法治汉寿、平安汉寿建设。
法不遥远,近一些,再近一些
汉寿法院的“国家宪法日”活动,不过是全国数千家法院活动的一个缩影。不管怎样,自上而下,中国宪法从仪式到内容、从文本到理念,正一步一步走近民众。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但首先要让人民群众认知与敬畏法律。愿法律能够离我们的人民群众近一些,再近一些。
(汉寿县人民法院 魏楚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