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动态 >> 政法动态 >> 市直动态 >> 详细内容

常德交警再推十二项新的便民利民措施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0-05-17 11:00:16 【字体:

    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支队支队长廖建华发布便民利民措施

    常德市公安局出台十项措施维护校园安全

  记者从5月14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继2008年、2009年相继推出的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之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于今日起,又力举推出12条新的便民利民措施。

  第一项:下放行政审批权。将国产小型汽车的注册登记,行驶证、驾驶证换补证,临时行驶车号牌的签注下放到符合条件的二等县级车管所(已下放的区县有澧县、石门县,待总队批准后下放的有津市、临澧县、汉寿县、桃源县)。5月20日前,将准驾汽车类驾驶证增驾摩托车的办理业务权限下放到各县级车管所。群众可自主选择在市本级车管所或当地车管所办理上述业务。

  第二项:拓展服务网点。在城区逐步增设机动车登记服务站,联网办理国产小型汽车的注册登记和临时行驶车号牌的签注。6月底前在城区四个大队分别设立一个交警服务站,节假日和晚上7:30-9:00,照常办理行驶证和驾驶证换补证业务、临时行驶车号牌的签注等业务,方便市民在休息时间就近便捷办理相关业务。

  第三项:提高车辆检测效率。7月1日前,除客、货营运车辆、GS件车辆外,将其它车辆年检业务逐步下放到具备检测条件的二等县级车管所,车主可自行选择在本地或市本级车管所指定的检测站检测。合理调整检测业务办理程序,简化业务受理,减少群众检测等待时间。

  第四项:推出远程申办车、驾管业务服务。6月1日前,依托邮政快递,开通电话、短信、互联网申请办理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换补证业务服务。

  第五项:实行驾考预约新机制。在驾校开通初学驾驶人考试信息预录入系统,6月1日开始试点,9月1日起在全市推广,确保驾驶人考试预约在驾校完成。缩短驾考待考时间,考试每个科目待考时间不超过半天,对有特殊情况的学员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优先安排考试。

  第六项:优化驾驶人考试模式。6月1日起,因逾期未换证、逾期未体检等原因造成驾驶证被注销,且具备驾驶技能的公民,申请B2以下准驾车型驾驶证的,允许按初学程序进行直考;城区驾校的初学学员可在城区指定医院体检;报考C1以下驾驶证科目一考试合格30天后,驾驶人可申请科目二、科目三连续考试。5月份建成科目二场地道路驾驶考场,启用科目二自动路考仪。

  第七项:建立短信投诉监督机制。6月10日前开通民警执勤执法、管理服务接受当事人监督的短信投诉受理平台,号码为106573606688,随时受理群众投诉。驾驶人投诉不规范的执法行为,一般在五日内调查回复,经查证投诉属实的,予以纠正并给予适当奖励,依规处理责任人。

  第八项:加快危险剧毒化学品运输车辆运输证办理时间,支队完成审批手续上报总队时间由规定的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

  第九项: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对全市党政机关部门公务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实行定期抄告制度。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对突出存在六大交通陋习和六大危险驾驶行为的公交、出租车、物流等营运性企业进行一对一的联带包教。推出100家文明交通创建示范单位,制定创建标准,纳入创建考核。

  第十项:集中治理交通堵点。深化勤务制度改革,继续调整勤务模式,加强民警疏导交通的力度。在去年城区推出10个标准作业示范岗的基础上,再在主要拥堵路口、路段增设12个示范岗,确保60%的主要路口达到示范岗标准,进一步优化城区交通秩序。

  第十一项:提高交通事故办结效率。扩大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受理范围。6月10日起,财产损失在5000元以下、双方机动车均在本市投保的交通事故均可适用快处快赔机制。无人员伤亡的轻微交通事故由路面执勤民警快速处置,保持道路畅通。为交通事故当事人提供更多的调解方式,在各区县(市)城区实行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员制度的基础上,选择一个交通事故量较大的乡镇设立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室。交通事故不需要检验鉴定的,事故责任认定期限由法定的10天缩短为7天。

  第十二项:开展帮困解难活动。每个交警中队、部门联系一户事故特困户,定期走访,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拓展生活来源。

                         (转自2010年5月15日常德新闻网)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