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交警支队多措并举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难问题
“开车容易行车难,有车容易停车难”成了时下有车族说的口头禅。随着我市经济的良好发展,城市车流量日益增加,相应的车与路,车与车,人与车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每逢春节期间,蜂涌而至的车海人潮更是把城区街道、马路围得水泄不通。面对如此庞大的车流人流,尤如汹涌澎湃的洪水卷席而来,要保持车辆停靠秩序井然、道路畅通、交通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是个每一座城市的交通管理难题。
截止到2009年,我市的机动车总量为577000余台,其中,汽车为106000余台,由此引发的城市停车难问题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特别是继2008年我市获得“全国交通模范管理城市”之后,在新的2010年里,我市又掀起了保品牌的热潮。为落实去年“12.10”交通畅通工程调度会精神,常德交警支队用多措并举措施,实施保牌战役。在如何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上,作出了大胆偿试。
一、就地取材施划“泊位”。由于我市目前只极少数相配套的大型停车场,在有限的公共资源条件下,从2008年开始,常德交警支队就着手解决停车难问题。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以及配建停车场和社会停车等公共场所,施划一定数量的停车泊位供其停靠,是唯一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途径。先后在市城区施划停车泊位11660个(社会停车泊位6556个,配建停车场泊位1750个,占路停车泊位3364个),为2008年获得“全国交通模范城市”增添了亮点。2009年以来,随着我市机动车新增两万多台的增长速度,特别是中心城区由于过去在城市建设中没有规范的停车场,仅靠过去施划的泊停已远远不够,致使大量车辆违规停放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2009年7月,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交警支队在原有的停车泊位基础上,将(社会停车泊位增加到了13616个, 配建停车场泊位增加到了1946个, 占路停车泊位增加到了3566个)停车泊位总数增加到19128个。有效地缓和解了停车难问题,在新的2010年里,为我市创建全国交通模范城市增添了新的竟争力。
二、合理利用公交主导。随着每年汽车上万台的新增量,靠有限的停车场地和现有的“停车泊位”,只能解燃眉之急。常德支队采取多措并举,为停车难出谋划策。(一)向政府提出多项建议,支持单位或私人的停车场所对外开放。由于目前一些单位和小区都有较为宽阔的场地可供停车,充分利用这些场地对外开放,可缓解一部分停车难的问题。(二)恢复以前所建停车场的停车功能。如市城区金钻广场的地下停车场现改为一家超市。支队正向市委市政府建议,恢复这一停车场。(三)倡导市民以乘公交车为主,形成城市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氛围。
三、合理布局 部门协作。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城市扩容步伐,将老城区人流、车流、逐渐向新区分流转移,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以常德大道的扩建升级改造为契机,将过境车辆分流到外围交通主线,缓解城区的压力。与城市规划部门协作,合理布局大型公共建筑的配套停车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