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动态 >> 政法动态 >> 市直动态 >> 详细内容

我市网格化管理工作获中央综治办肯定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5-01-14 10:00:59 【字体:

    19日上午,全国综治信息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我市作为全国6个代表城市之一,就网格化管理和综治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远程视频连线汇报。

    20134月,市委政法委以武陵区为全市政法工作综合试点,开展法治常德建设、社会治理创新、政法队伍建设和执法监督管理四个方面的探索。在一年的实践中,城西街道的网格化管理工作经验得到不断总结、完善和推广。2014年以来,我市在完美社区、智慧常德建设工作中,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市委书记王群主持召开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全体会议,专题研究网格化管理工作,讨论整体设计。智慧常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社会治理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常德的重要应用系统,会同相关职能单位,以大数据、云计算手段和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RS(遥感)技术为基础,建设“市县一体、城乡联动、部门融通、无缝覆盖”的社会治理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市完美社区建设指挥部全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3+N”新型模式,把网格建成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单元。

    截至目前,全市共划分15274个网格,其中,市、县城区网格1632个。同时,采取转岗、招聘等多种方式,建立了一支精干高效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从事基础信息采集、协同社会治理、提供“双代”服务等工作。市直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基本需求调研、工作流程再造、管理机制创新等工作。武陵区社会治理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率先建成并投入使用,组建了一支500人的网格员队伍,其中,硕士研究生有8人,本科以上学历有366人,每名网格员配备一台网格E通开展日常工作。该区已基本完成人口、房屋等基础信息录入,每天采集信息近6000条。我市社会治理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包括“365社会治理平台”和“1314社区服务平台”两大基础平台,已完成主体系统开发,投入试运行。

    据初步统计,一年来,省内外先后有近60批1800多人次到我市考察、交流网格化管理工作经验。

(转自《常德日报》)

分享到:
【打印正文】